首页

美脚网站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2 16:44:01 作者:广东今年“龙舟水”总雨量将较历史同期偏多 浏览量:93419

  中新社广州4月25日电 题:黄埔一期曹利生之孙:祖父留学归国后训练大批抗日军干

  作者 张璐

  “祖父当年在黄埔军校品学兼优,是少有的官费留学生。”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曹利生的孙子周刚(曹大远)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,“祖父曾担任河南开封、河北保定的国民军训主任,为抵御日军培养了大批预备军官。”

近日,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曹利生的孙子周刚(曹大远)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。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

  周刚忆述,“祖父的三叔曹笃是第一批同盟会会员,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捍卫民主共和。受到家庭的熏陶,祖父自幼就萌生了革命志愿。”

  1924年,时年20岁的曹利生得知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,毅然放弃正就读的上海大学学业,投笔从戎,在上海大学教授朱叔痴以及曹笃战友谢持的推荐下,考取了黄埔军校,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。毕业后,于1925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19期官费留学。

  据曹利生笔记记载,他1928年学成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央军校任副队长,后来被调去军训战线。1934年在开封任河南国民军训主任,1935年任豫陕两省高中学生军训总队长,集训学生三千余人。

  周刚追忆:“祖父在笔记中写道:‘军训的目的,是为培养学生军事知识,并为今后军事后备干部储备人才,为抗日奠定军事基础。’”

  曹利生对召训学生要求军纪严明,学用结合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,训练成绩优良。在曹利生留下的回忆录里写道,张学良前来视察军训时说:“这批学生在抗日战争中,有任班长、排长的能力。”

  周刚说:“祖父一生笃信‘不要钱,不要命,爱国家,爱百姓’的人生格言。”在抗日战争时期,曹利生调任196师1136团团长,率部于河南孟津一线布防。1938年8月,日军攻陷开封后,以7000余兵力直逼孟县,曹利生带领将士英勇作战,坚决阻敌于河防之外。

  1948年9月,曹利生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,任陆军第七编练司令部新兵补训一总队总队长,重庆补训区指挥官。1949年夏,曹利生任第十五兵团司令部高参,同年12月随部起义。

  谈及自己为何姓周,周刚忆述:“我的祖母宁保华是黄埔军校第十五期的一名女兵。祖父为国家而舍小家,在战乱时期将我的父亲寄养于成都的周家,改姓周。因为种种原因,我们与祖父失散多年,在1980年才得以团聚,祖父还给我取名为曹大远。”

  “祖父毕生情系黄埔,晚年更为黄埔存史。”周刚一边介绍,一边展示曹利生数百页笔记的照片,其中有曹利生回顾黄埔入学的经历,亦有曹利生写给孙儿的书信。

  作为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,曹利生整理收录《黄埔军校同学会通讯录》,写下《牢记中山先生北上的教诲,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奋斗》等一批珍贵手稿。

  2023年6月,周刚将曹利生留下的20世纪80年代《黄埔军校旧址重建征求意见示意图稿》等54件套遗物无偿捐献给辛亥革命纪念馆(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)。

  2024年,黄埔军校纪念馆修复了曹利生《庆祝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》的手稿。文中写道:“值此黄埔军校同学会举行会员代表大会之际,热切希望在台湾和海内外的校友,为国家、民族的前途和子孙后代着想,团结起来,为完成统一大业而奋斗。”

  1984年,曹利生与李仙洲、宋希濂等校友在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纪念会上相聚,共同追忆黄埔军校的峥嵘岁月,无不感慨万千。

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纪念会上,曹利生(右一)与黄埔校友李仙洲(左一)、宋希濂(左二)久别重逢,握手言欢。 (受访者供图)

  “这是我祖父94岁时为《黄埔军校将帅录》题词‘黄埔精神’的墨迹。”周刚指着一张照片说。近年,周刚担任民革广州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主任,他把祖父的题词悬挂在办公室,时刻激励自己不忘黄埔精神。他说:“黄埔精神象征着爱国和奉献。作为黄埔后代,我们要赓续传承黄埔精神,身体力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,促进民族伟大复兴。”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乡村行·看振兴)吉林村庄“追星族”不断:短途游催热“星空经济”

从线上同频到线下“同在”,快手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平台的玩法,打造多元文化互动、共融的生态圈。从民间艺术到流行歌舞,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;不仅是明星艺人,也让普通人的生活被看见。

《辞海》网络版升级发布 将接入华为鸿蒙生态

中国工商银行(亚洲)证券业务部分析员叶泽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受到美国科技股波动及美元汇价转强的影响,加上香港本地企业的业绩表现参差不齐,令港股在本周走势反复。

(两会观察)河北环京三市,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?

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二审 加大对新型洗钱风险监测

3月29日电 据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: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金春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吉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。

跟着习主席看世界丨“from China to Peru”是个英文成语你知道吗?

综合中央社、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,9月CPI的七大类中,食物类上涨4.78%,涨幅较大,主要原因是蔬菜及水果接连受台风带来的豪雨影响,分别上涨9%与8.46%。肉类受饲养成本提高影响,上涨6.29%。教养娱乐类受疫后生活回归常轨、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增加所致,也有所上涨。重要民生物资类9月涨幅持续收敛至3.57%。

相关资讯
传承200余年“敛巧饭”北京怀柔出锅

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、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力量。文明与文化对人的自由、人的本质具有本体论意义。正如恩格斯所说:“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,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。”人的发展,是自由、精神的全面发展,是“自由自觉活动”这一实践目标,精神生产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打破“今日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”的言论。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“两个结合”巩固了文化主体性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从空间维度,“第一个结合”让游荡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东进扎根于古老的中华大地,让马克思主义说中文;从时间和时代维度,“第二个结合”使悠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时代的历史跨越,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,同时克服、超越了西方既有现代性的局限。中华文明与现代性能够对接的根本原因,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文明的正确方向、现代性的真正出路。“两个结合”使我们的文化认同和自信自强达到了新高度,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了新空间,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,在立足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、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、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创新空间,增强了人们对中国价值、中国精神的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理论认同、情感认同,使之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,也是我们推进理论创新、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。
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